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热点新闻
振兴老字号 大鲍岛博物馆开馆
2018-07-06   来源:山东省商务厅官网   点击量 :3221

 “哎哟,这里还有家博物馆?快进去瞧瞧! ”昨日,在中山路商业街143号,大鲍岛商圈博物馆正式开馆,吸引了不少游客登楼参观。与此同时,海滨食品、亨得利、春和楼、天真摄影等老字号企业以及相关行业人士汇聚一堂,举办商道文化论坛,围绕振兴老字号、振兴中山路商业街献计献策。大鲍岛商圈博物馆发起人、青岛海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园表示,借力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东风,伴随大鲍岛商圈博物馆开馆,海滨食品正式开启了后峰会时代发展的新征程,中山路众多老字号企业蓄势待发,将合力打造集购物、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商贸新业态。 
大鲍岛博物馆开门纳客 
    昨日上午9时30分许,大鲍岛商圈博物馆正式开门纳客。记者走进大鲍岛商圈博物馆,一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前往二楼的楼道墙壁上,一张张老照片诉说着中山路商业街、大鲍岛区域老字号企业的前世今生,承载着一处处老青岛独有的印记。登上二楼,记者看到,整个楼层摆满了老物件,民国时期的报纸、上个世纪的相机、钟表、台秤、算盘,以及部分老字号企业开业之初的公告启事。在二楼的墙壁上方,记者还看到近30块题有老字号名称的匾额,万源永、春和楼、亨得利……均是老一代青岛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企业。在博物馆的另一个角落,记者还看到20余块已经生有锈迹的门牌号。馆陶路7号、北京路9号、中山路143号……每一块老旧的门牌都承载着一家老字号企业曾经的辉煌。 
    记者观察发现,大鲍岛商圈博物馆位于中山路和高密路交界处的青岛海滨食品旗舰店,一楼是海滨优质特色产品和文化的展示,二楼展出了众多大鲍岛商圈的老物件和老照片,三楼则是富有特色的青岛地方美食餐饮体验,在临街的博物馆一侧,更有温馨的茶室让消费者和游客在茶香中观览中山路街道上游客的人来人往。与传统业态相比,这种集购物、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商贸新业态很是新颖。 
打造多元商贸文化业态 
    对于大鲍岛商圈博物馆,李园认为,大鲍岛本身就是一座活着的城市革新纪念碑、一座开放的城市商业融合博物馆。“‘海滨食品’处于大鲍岛的核心区域,其前身是青岛老字号 ‘万源永南货店’,是中山路首家由中国人开设的专业食品店,可以说,每家老字号企业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借力盛会,恰逢青岛旅游旺季,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打造这样一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文化、了解青岛历史。”提起筹建大鲍岛商圈博物馆的初衷,李园表示,近年来,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青岛海滨食品有限公司瞄准“新产品、新模式、新市场、品牌高端化、跨界融合化、产业智慧化”发展方向,重点做好商业文化和商业旅游的有机融合,此次大鲍岛商业博物馆的建设初衷,就是率先在中山路老字号企业中展示青岛深厚的“城市文化”,让海滨食品发展插上文化腾飞的翅膀。 
    “大鲍岛商圈博物馆绝不局限在这一馆、一地,可以说方圆几公里范围内的原大鲍岛区域的现有老字号企业均是博物馆的组成部分,这些老字号企业必须抱团发展、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并保持老字号企业的振兴、中山路商业街的繁荣。 ”大鲍岛商圈博物馆筹建者、青岛交运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刘增平这样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强同样表示,要以博物馆开馆为契机,进一步发扬仍旧活跃在岛城的大鲍岛商业文化、传承老字号企业的匠心精神,整合历史资源,营造吸收、融合、开放、共享的发展环境。“‘中华老字号’意味着企业过往的辉煌,时代在发展,我相信伴随大鲍岛商圈博物馆的正式开馆,中山路集购物、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商贸文化业态也将初具雏形,各具特色。 ”李园这样说。 
    “不得不说,像这样一家由企业自发筹建,但却不以企业自身名字命名的博物馆,是较为少见的。 ”青岛市博物馆学会会长马庚存表示,如今,青岛社会各界对其自身的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像海滨食品这样的企业,自发行动起来筹建博物馆,以此来保留住青岛的商业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这非常难能可贵。“我们企业要仔细研究相关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借力,将博物馆做大、做强、做久。 ”马庚存这样说。 
青岛老字号企业大有可为 
    作为岛城老字号企业主管部门,昨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陈友涛也参加了博物馆开馆仪式。陈友涛表示,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老字号企业发展,出台了 《关于振兴老字号企业发展的意见》,将实施分类指导,推进老字号企业振兴发展,并加大保护力度,优化老字号企业发展环境。此外,岛城还将推进改革创新,提升老字号企业竞争能力,挖掘老字号价值,提升老字号文化影响力。陈友涛表示,根据《意见》,我市将打造中山路老字号特色街区,通过政策支持留住原有老字号,积极引进国内老字号入驻中山路,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实现合理布局,把中山路一带建成老字号示范商业街。“同时,我们还要引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感受老字号文化、传承老字号精神。 ”陈友涛这样说。 
    “这个博物馆非常好,方寸之间就能引领市民、游客见证青岛商业的百年历史,见证青岛的商业业态、商业文化是怎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应该引导更多的人走进来,通过博物馆,了解一个又一个青岛品牌故事,青岛报业传媒集团将全面策划报道我市品牌战略,全力助推青岛老字号企业的发展。 ”对于刚刚开门纳客的大鲍岛商圈博物馆,青岛日报社党委委员、青岛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青岛早报总编辑李信阳认为,对青岛这座城市而言,之所以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众多老字号企业息息相关,借力良好的政策东风,青岛的老字号企业必将大有作为。李信阳表示,对于老字号企业的振兴,企业之间各自为战显然并不足取,必须抱团发展。 “除了资金和技术两个‘硬件’,老字号企业振兴当中的品牌战略重要性尤为突出,特别是如何把老字号企业拓展出去。 ”李信阳说,老字号企业必须创新,如果不创新,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就没办法振兴。借力这样一座相当于聚合性平台的博物馆,通过整合一种集购物、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商贸业态模式,老字号企业的振兴之路将愈发平坦。

    记者 衣涛 
相关链接 
“大鲍岛”的前世今生 
    鲍岛,原是胶州湾一个小岛,人们把鲍岛对面岸上的一个渔村叫鲍岛村,由于人口的增多,村里有些家族衍生出去到鲍岛东山(今青岛市上海路一带)以东建房,逐渐形成另一村落,叫小鲍岛村,原来的鲍岛村就叫做了大鲍岛村,0.009平方公里,在小港入口以北。大鲍岛村设有集市,其集市上有“劈柴市”,也叫“柴火市”,其旧址在青岛建为城市后,成为一处以娱乐、餐饮为主的知名市场,改叫“劈柴院”。 
    德国占领青岛后,德国人以原大鲍岛村为中心,建立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当年的鲍岛区街区范围主要是德县路以北、李村路以南、济宁路以西、胶济铁路以东的区域,其中心街道为著名的山东街 (今中山路北段),周边的街道绝大多数是以山东省内的城市名命名,形成了青岛第一个近代地名文化街区。